
1938年,正当八路军129师挥师东进山东之际,担负先头任务的二团四连在进驻夏津县途中,意外遭遇了一支正欲撤退的日军,一场激烈的战斗随即爆发。
然而,二团四连遭遇的日军,不仅兵力庞大,装备亦属一流。随着战事持续,在敌军猛烈的攻势下,我军因人数劣势,逐步陷入被动,节节败退。
“照此情形发展,子弹与手榴弹的储备已趋紧张,再这样下去,恐怕难以维系。”
“这几颗子弹能干啥?”
“看来我要交代了!”
“我偏不信这个邪,即便手中无弹,我照样能击败那些侵略者!”
面对枪械弹药日趋匮乏的严峻形势,战士们的士气逐渐低落,彼此间相互倾诉,将心中的愤懑与怒火倾泻而出,时刻准备与日军展开一场生死搏斗。
猛然间,一声低沉而浑厚的嗓音划破了战士们此起彼伏的喧哗,“闭嘴!我们不能再这样与他们无谓地拖延下去了!”顺着声音的方向望去,只见一位身高逼近两米、身材魁梧的粗犷汉子站在那里。
就在众人的目光被那神秘人物所吸引之际,他突然眯起眼眸,凝神注视着对面的敌军,就此缄默不言。
随着分秒悄然溜走,那名沉默的士兵依旧未曾发声。在一旁,一位显然与该士兵熟识的军士焦急地搭话道:“俊生,你快些开口吧,难道你有了主意?你这般话只说了一半,难道是要让我们这群兄弟们焦虑不安吗?”
那位被唤作俊生的人终于开口了:“你们那些所言,除了带来消极情绪,还能有何他用?”
未曾想,他话音刚落,便满是责备之意,众人顿时如同沸粥般喧哗,纷纷向他怒斥,“你有本事就拿出点子来!既然没有,那就闭嘴!别在这里瞎充英雄!”
“难道你们是初来乍到的菜鸟?首战就面临这样的局面?竟还需要我来手把手教导?弹药已经耗尽,那该如何应对?难道你们将刺刀只是当成了装饰品?”此言一出,被他那凛然的威风震慑,众人顿时无言以对。
“各位,稍后请听从我的号令!紧随我的步伐,与侵略者一决高下!”这位被众人尊称为俊生的勇士,察觉到众人的争执已然平息,便转身高声下达了指令。
那人气宇轩昂,一时间,众人心中暗潮涌动,静默以待,随时准备挺身而出,与敌人以命相搏。
那位被誉为俊生的战士不负众望,在此次激战中,凭借其卓越的战功,声名鹊起,一夜间成为军中热议的焦点,其名号迅速传遍。此后,他更是屡次创造辉煌。
一、军中“吕布”
在一场我方处于绝对劣势的激战中,我们始终密切关注着日军的动向,终于迎来了日军弹药补给告急的时刻。
“冲锋!”时机终于到来,吕俊生紧握着那柄大刀,身先士卒,率先奋勇向前,其他士兵紧随其后,一同向日军发起了猛烈的冲击。
面对我军的迅猛冲锋,日军立刻挥舞刺刀,一场惨烈的近身肉搏战随即爆发。率先突围的吕俊生,凭借其超出常人的身高和力量,一口气接连将数名日本士兵掀翻在地。
目睹同伴纷纷倒地,四周的日本士兵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,便一拥而上,将吕俊生团团围住。面对这几个始终在自己周围转圈的日本兵,吕俊生并未轻举妄动,毕竟他从未将身材矮小的他们放在眼里。内心不禁轻蔑一笑,暗自嘲讽道:“不自量力”,随即一声怒吼,双手紧握那把特制的六斤重刀,奋勇冲去。大刀所向,皮肉撕裂之声随之响起,刀刀见血,那几个日本兵一个接一个地栽倒在地。
尽管日本兵胆大妄为,依旧不死心地向吕俊生发起猛攻。此刻,吕俊生眼中已燃起杀意,他一鼓作气,挥舞着手中的大刀,连斩27人,方才收手。
与此同时,趁着日军显露出的退缩迹象,吕俊生迅速扫视了一眼战场,脑海中迅速形成判断,“日军已然心生畏惧,正逢我军士气正旺,正是趁此机会一鼓作气,迅速结束战斗的最佳时机!”
即刻,吕俊生便将心中所想付诸实践。他转身高声呼喊:“众兄弟,敌人已是强弩之末!咱们再加把力,让他们溃不成军!”
此刻,我军士气如日中天,我们的气势毫无保留地展现出压倒性的力量。在吕俊生这位天生战场斗士的引领下,战士们奋勇怒吼,高举战刀,展开了决定性的全力进攻。
在这场激战中,吕俊生指挥若定,成功将战局扭转,最终迫使日本士兵溃不成军,四散逃逸。
“俊生啊,你真是个了不起的家伙!这次我真是大开眼界了!你挥舞大刀与鬼子搏斗的气势,那真是一言难尽……那句话怎么说来着,简直像是鬼神都要避其锋芒!”战斗落下帷幕,我方战士便开始清理战场。就在这时,那位与吕俊生关系密切的战士,蹦蹦跳跳地找到吕俊生,伸出他那双大拇指,毫不保留地赞美着他的战友,他脸上的光彩,格外耀眼。
“快些,快些……把这些战利品整理妥当……”吕俊生面对兄弟那般阿谀奉承的夸赞,心中颇感不自在。他轻抚着有些发烫的面颊,语气中带着些许烦躁,试图掩饰心中那份难以言表的喜悦。
“你这人脸皮真厚,我对你那点心思一清二楚,心里头肯定乐开了花吧!快说说,刚才那会儿你一口气能消灭多少敌人?”,看着吕俊生慌乱地想要遮掩他那泛红的脸颊,那名战士毫不客气地戳穿了吕俊生的真实想法,一边询问一边伸出胳膊,打算搭在吕俊生的肩上。
原来那位战士身材不高,竟至无法触及吕俊生的肩头,无奈之下,他只得放弃,尴尬地撤回了自己的手,随后用肘部轻轻碰了碰吕俊生的手臂。
“嘶——”不料,被撞击的部位突然间传来一阵剧烈的疼痛,让人措手不及。
“你可别假模假样地跟我辩解,不过是轻轻撞了你一下而已!怎么,伤到你了?”眼见吕俊生突然痛苦地抱紧了手臂,那名战士原本打算开口讥讽几句,却意外地发现吕俊生的手臂正在不断溢出鲜血。
战士脸色骤变,接过吕俊生递来的物品,焦急地催促道:“你怎么连自己受伤都不察觉?赶紧处理伤口!我在这里帮你整理!”
幸亏吕俊生的伤势并不严重,未触及要害,经过几日的调养,他已逐渐康复。
凭借此次出色表现,吕俊生不仅在129师声名鹊起,荣膺人生首个一等战斗功臣的荣誉,更是在此之后,他被誉为“当代吕布”的美誉不胫而走,声名远扬。
作为天生的战士,吕俊生注定不会埋没于尘土。自那之后,他接连晋升,屡次身先士卒,带领队伍取得战斗的辉煌胜利。凭借其从未有过战败的辉煌战绩,吕俊生赢得了战士们的尊称——“常胜猛士”。而他本人也以傲人的表现,不负此誉。尤其在“百团大战”期间,吕俊生挺身而出,抢夺机枪的英勇举动,更是赢得了战士们由衷的敬佩。
1940年,正值百团大战激战正酣之际,摧毁敌军坚不可摧的碉堡,成为了战场上最为紧迫的任务。然而,面对敌方的顽强抵抗,我军勇士们试图将炸药包投入碉堡之中,却往往在途中遭遇机枪的猛烈扫射,往往半途而废,难以寸进。
获悉主力部队遭遇的逆境,一贯冲锋在前的吕俊生再度挺身而出,他带领自己精心挑选的数名壮士,径直找到首长,恳请首长允许他率领先遣队,率先摧毁敌方的碉堡。同时,他坚定地向首长承诺:“即使是用身体挡住枪口,我也将确保任务圆满完成!”
不得不提,吕俊生精心挑选的几位壮汉,不仅体格魁梧,更在投掷手榴弹的技艺上堪称一绝,这无疑为他们的团队成功摧毁碉堡提供了坚实的保障。
既然承诺在先,即便付出生命的代价,吕俊生亦会确保任务既保质又保量地完成。彼时,他率领团队奔赴战场,沿途接连摧毁了数座碉堡与炮楼。随着多处碉堡被成功炸毁,敌军转而加强防御。为了阻止我方手榴弹落入碉堡,敌军甚至将碉堡的窗口缩小了整整两圈,仅留下可供枪口伸出的小缝隙。
这无疑使得吕俊生小组面临的作战任务,其难度又上升了一个崭新的层次。
尽管如此,吕俊生摧毁所有碉堡的坚定意志并未动摇。在向高邑发起的一次攻势中,敌军经过窗口的缩小,持续以重机枪对我军进行猛烈射击。我军战士毫不退缩,誓要持续进攻,直至机枪的扫射停止。
面对我军持续受制,停滞不前的严峻局势,吕俊生心中焦急如焚,满腔热忱地渴望攻克那座碉堡。他毫不犹豫地站起身来,从壕沟中走出,身旁的战友尚未来得及反应,便目睹他快步流星地迈向碉堡,准备投掷炸药包,一副誓与碉堡同归于尽的样子。
然而,吕俊生这才意识到,自己因急于求成,竟然未曾携带炸药包。
时光如梭,转眼间,碉堡内的敌人即将察觉到我们的存在。身处绝境的吕俊生,竟再次做出了出乎所有人预料的举动:他猛然跃起,挥舞铁臂,伸出宽大的手掌,牢牢握住了从碉堡窗口伸出的枪管。他忍受着枪管传来的炽热,紧咬着牙关,竟然成功地将那挺机枪从窗口中拽出。
枪声戛然而止,我军大部队见状,立刻发起了全面进攻,这座碉堡终告陷落。
历经长时间射击的枪管,早已变得如同经碳石煅烧的钢铁一般炽热,一旦人的肌肤与之接触,烧伤便在所难免。更遑论吕俊生直接紧握那把刚拔出的枪管,这一次,他的手掌竟被烫去了一层皮肉。
这些不过是吕俊生辉煌战斗生涯中的点滴片段。对于这位连战连捷的军中“吕布”而言,每一场胜利都犹如一场磨砺意志的砺石。
二、苦难中成长
吕俊生,1907年诞生于河北一隅的贫瘠小村,自幼便饱尝了食不果腹、四处流浪的艰辛。他的童年并非如人所愿般幸福,谈及往昔,除了四处漂泊的颠沛流离,便是四处打零工,为家计竭尽所能地补贴家用。
“那会儿,我尚是十三龄童,家中生计艰难至极,无奈之下,只得前往镇上那家鞋铺,对着年迈的鞋匠磕头不止,这才得以成为学徒。然而,在我尚未学得任何实用技艺之际,那位老鞋匠因病离世,无人再能传授我技艺。于是,我转而投身于羊皮的收集……总之,我什么活儿都尝试过了,但终究未能积累多少财富。在那个年代,能够存活下来,不至饿殍遍野,已是万幸。而偏偏,我身躯高大,食量倍于常人,衣物更是不断增添尺寸……”后来,当有人询问起我幼时的经历时,吕俊生感慨万千,如此述说。
身材高大的我,颇得村里人的赏识,他们见我力大无穷,便认定我有习武的天赋,便将我推荐给了邻村武馆的师父。谁料,我果然是天生的武学奇才,那时,我一人便能轻易制服十数名师兄弟。然而,技艺再高,若无实物可依,终究徒劳无功。我空有一身气力,除了从事农耕,别无他法,每日劳作于田间,以力养家。吕俊生,虽身怀绝技,却始终找不到施展的舞台,除了挥洒汗水于农田,他那血气方刚的年纪,常常忍不住为村里人的不公鸣不平,寻求公道。
历经漫长的等待,吕俊生终于迎来了能够展示自己实力的时刻。在1937年的那个历史节点,他目睹了八路军进驻太行山的壮举,心中悄然种下了参军的坚定决心。历经曲折与辗转,吕俊生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夙愿,光荣地加入了129师,成为一名英勇的战士。
得偿所愿地投身新兵训练,吕俊生每日都满怀斗志,唯恐遗漏任何学习良机。似乎吕俊生天生便具备战场上的潜质,无论是射击还是刺刀等战术,他都能仿佛无师自通地迅速掌握,以至于在他人尚在熟练之际,他已经能够与教官一较高下。
谈及吕俊生的刀法及其独步江湖的定制大刀,他必定会满怀热情地取出那把大刀,神采飞扬地分享他的传奇故事,甚至现场挥舞几招。
热情至死未减。
三、大笑中离世
在抗击日本侵略和解放战争的烽火岁月里,吕俊生屡建奇功,共获八次一等功勋,如此辉煌的战绩在军史上实属罕见。
军中悄然崛起一位被誉为“当代吕布”的勇猛之士,其名号吕俊生,战功赫赫,竟砍杀敌军达27人之多。随着其声望日益攀升,“吕布”这一称号亦传至中央。在解放战争尘埃落定,筹备举行英雄表彰大会之际,毛主席亲口提及吕俊生,并明确指示务必邀请他赴北京参加。
主席的亲自点将,让吕俊生在赴会的前夕激动不已,他日思夜想,揣摩着在见到毛主席时应当表达些什么。
未曾想,他满腹话语,在见到毛主席的那一刻,却激动得难以言表,泪水盈眶,喉咙哽咽,只得紧紧握住毛主席的手,以此传达内心的激动与敬仰。毛主席更是风趣地夸赞道:“你真是了得,天生就是干仗的材料!”
随着战争画上句点,吕俊生深知自己不宜久留军营,遂毅然向组织提出请求,希望返乡专心致力于地方建设。
鉴于吕俊生身上伤痕累累,中央体恤其情,认为他退伍回乡建设祖国,正符合当时国情,因而批准了他的请求。然而,投身于家乡农耕疗伤的吕俊生,却不幸错过了1955年的授衔盛典。对此,吕俊生本人却显得淡然处之,对他而言,战场上斩敌的数目,才是他功绩的最佳证明。
归乡之后,吕俊生对家乡的经济振兴倾注了满腔热忱,生活因此变得充实而丰盈。然而,在1970年11月22日那天,镇上的领导邀请他一同观影。观影过程中,吕俊生被影片的情节深深触动,随着观众的笑声,他也情不自禁地开怀大笑。但这一突如其来的大笑,却触发了他的心脏病。由于是旧疾,加之他年轻时身受多处创伤,最终遗憾地未能挽回他的生命。
的确,吕俊生的一生都过得精彩而豁达,直至死神悄然降临,他依旧保持着那份特有的开朗。
京海配资-京海配资官网-专业实盘配资-比较正规杠杆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