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元前225年,秦国已吞并韩、魏、赵三国,统一大业仅剩楚国未平。咸阳宫中,年轻的秦王嬴政端坐龙椅,目光如炬地扫视着殿下的文武百官。
诸位爱卿,灭楚之战,需调遣多少兵马?嬴政的声音在殿内回荡。
年轻气盛的李信立即出列,抱拳道:陛下,臣只需二十万精兵,定能踏平楚国!他的声音铿锵有力,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。
秦王满意地点头,转而看向须发花白的老将王翦:王将军以为如何?
展开剩余79%王翦缓缓抚摸着长须,沉吟道:回禀陛下,非六十万大军不可。他的声音虽轻,却掷地有声。
什么?!秦王猛地拍案而起,龙袍翻飞,王将军莫不是在说笑?楚国已是强弩之末,何须如此兴师动众?
王翦不疾不徐地解释道:陛下明鉴。楚国幅员辽阔,兵精粮足。若轻敌冒进,恐有全军覆没之险。他的目光深邃,仿佛已经看透战局。
秦王冷哼一声:朕看你是年事已高,胆气已衰。既然如此,就由李信率军出征!
李信领命后,率领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南下。然而刚入楚境,就遭遇楚将项燕的伏击。秦军大败,死伤惨重,李信狼狈逃回。
秦王震怒不已,只得亲自登门拜访王翦。他强压怒火,和颜悦色道:老将军果然料事如神。如今唯有您能挽回败局了。
王翦故作推辞:老臣年迈体衰,恐难当此重任啊。
秦王急切道:将军莫要推辞,朕这就调集六十万大军,由你全权指挥!
王翦这才应允,临行前又向秦王索要大量金银财宝和肥沃良田。秦王哭笑不得:将军手握重兵,还怕不能建功立业吗?要这些身外之物作甚?
王翦笑而不语,只是意味深长地说:老臣不过是为子孙后代谋些福祉罢了。
六十万秦军开赴楚境后,王翦却按兵不动。他每日在营中设宴作乐,士兵们操练之余,还能欣赏歌舞表演。消息传回咸阳,秦王坐立不安,派使者质问:将军何时出兵?
王翦从容答道:陛下明鉴,兵法有云:不战而屈人之兵,善之善者也。臣正在以逸待劳,消磨楚军斗志。
楚王宫内,楚王急得团团转:项将军,秦军如此嚣张,你为何不出兵?
项燕苦劝道:大王,秦军势大,贸然出击恐有不测。
楚王怒不可遏:难道就任由他们在我国门前耀武扬威吗?
在楚王再三催促下,项燕被迫出战。王翦得知消息,立即调兵遣将,设下十面埋伏。楚军刚出城就陷入重围,项燕虽奋勇杀敌,终因寡不敌众而全军覆没。
战后,王翦之子不解地问:父亲为何坚持要六十万大军?
王翦抚须笑道:为父不仅要胜,更要自保。若只带二十万兵败,必受责难;带六十万兵败,则非我之过。此乃以势压人,不战而胜之道。
儿子恍然大悟。王翦又解释道:索要钱财,是为向王上表明我无政治野心。功成身退,方能保全家族。
果然,王翦在凯旋后立即称病告老,得以善终。而那些不知进退的功臣,最终都难逃厄运。
这位老将的智慧告诉我们:真正的聪明,在于懂得审时度势,明白何时该进,何时该退。在关键时刻的装糊涂,往往比锋芒毕露更能成就大事。
发布于:天津市京海配资-京海配资官网-专业实盘配资-比较正规杠杆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