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放我出来!”这是1.59万名ST元成股民共同的绝望呐喊。连续19个一字跌停板,股价从3.54元暴跌至0.64元,本金如流水般蒸发。一位湖北股民投入26万元,如今亏损17.4万;另一位长期持有者7.35元成本价持股8年,亏损幅度高达91%。退市倒计时仅剩2天,这场资本围猎中,散户能否找到最后一线生机?
一、财务造假引爆退市危机,19个跌停板封死逃生通道
ST元成的崩盘始于今年7月1日的一纸立案调查书。公司被曝2020年至2022年连续三年财务造假,累计虚增收入2.09亿元,虚增利润5046万元,甚至2022年的非公开发行也构成欺诈发行。这一雷声直接触发了A股市场对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红线。从10月13日起,股价如自由落体般连续跌停,日均成交额仅百万元级别,散户的割肉单根本无人接盘。
讽刺的是,在暴雷前竟有大量散户涌入抄底。数据显示,6月末至9月末股东户数从1.02万增至1.26万,目前更达1.59万,增幅超55%。这些试图“火中取栗”的投资者,如今深陷流动性枯竭的泥潭。类似剧情在A股屡见不鲜,ST深南曾连续19个跌停后上演“地天板”,但多数跟风者最终难逃被埋命运;ST保力退市前股价跌至9分钱,仍有散户幻想百倍收益,结果血本无归。
二、退市新规下的生存游戏:制度利剑与人性博弈
注册制改革后,A股退市制度日趋严格。根据规则,连续20日收盘价低于1元或市值低于5亿元将触发交易类退市,且此类退市没有整理期。ST元成自10月14日市值跌破5亿元后,已连续18个交易日踩在退市边缘。这意味着若最后2天无法逆转,1.59万股东将直接进入退市流程,连“割肉”机会都可能丧失。
散户的侥幸心理往往成为悲剧催化剂。历史上,ST信威曾创下35个一字跌停的纪录,15万投资者在930天停牌后遭遇资产蒸发82%;ST保力退市前,东方财富拉萨营业部的散户仍逆势买入,试图博弈“末日狂欢”。然而数据显示,退市股重新上市概率极低。200余家退市公司中,成功回归者寥寥无几。
三、血泪教训:杠杆、集中持仓与风险忽视的三重暴击
部分受害者的操作模式折射出散户投资的致命弱点。前述亏损17万的湖北股民不仅重仓ST元成,还曾通过融资加杠杆。这与2021年那位从1000万亏至300万的投资者如出一辙,后者重仓地产股并叠加杠杆,最终在行业系统性风险中溃败。专家指出,杠杆在退市股中堪比“加速自杀”,担保比例跌破140%便可能引发强平。
更值得警惕的是持仓集中度过高。ST元成投资者将大部分资金押注单只问题股,违背了风险分散原则。事实上,退市股自救需多管齐下:每日排队跌停价卖出、跌停打开时果断离场、或退至三板后择机减持。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早期识别风险信号,如财务造假、审计非标意见、股价长期低于1.5元等。
四、流动性陷阱与资本游戏的残酷真相
ST元成的跌停板封单往往高达数百万手,但日成交额仅百万元,说明抛压远超承接力。这种流动性枯竭是退市股的典型特征。老三板市场中,多数股票交易频率极低(每周1-5次),且价格波动剧烈。例如长航油运退市后曾涨至4.31元,但更多案例如ST保力退市后持续阴跌,投资者连“割肉”都难觅对手盘。
机构资金早已悄然撤离。龙虎榜显示,ST保力退市前机构专用席位大举抛售,而接盘方清一色为散户集中营的东方财富拉萨营业部。这种信息与资源的不对称,使得普通投资者成为资本游戏的最后接盘者。正如市场人士所言:“炒小炒差一时爽,一旦踩雷万劫不复。”
京海配资-京海配资官网-专业实盘配资-比较正规杠杆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